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关于北京大学十四届党委第一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2023年3月29日至6月9日,校党委第一巡视组对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开展了常规巡视。2023年9月22日,党委巡视组向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切实增强抓好巡视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一)坚持思想引领,提高站位抓整改。巡视组反馈意见后,研究院党委第一时间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学校党委关于巡视整改工作各项要求,坚决把巡视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提高站位、强化认识、统一思想、部署工作。特别是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抓好巡视整改工作,作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为自觉整改、坚决整改、全面整改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思想基础。
(二)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抓整改。研究院党委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成立了由书记、院长任组长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整改落实。在巡视组正式反馈之前,研究院党委根据提前反馈的部分内容,已经开始着手整改。先后在研究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全体党支部书记大会上通报相关情况,逐一研究梳理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集思广益,听取意见,研究有效整改措施。9月13日,研究院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将巡视反馈问题与会前征集到的问题一并列入民主生活会问题清单和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会上,领导班子成员针对问题,深刻检讨与反思,剖析问题产生根源,认领相关责任,提出整改措施。根据巡视反馈的具体问题,研究院领导班子多次研究,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方案共梳理出69条整改举措。其中,党委书记霍晓丹作为第一责任人,组织研究整改方案,带头领办重点难点问题,牵头负责12个问题,提出举措36条;院长汤超院士牵头负责5个问题,提出举措12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推动职责范围内巡视整改任务落到实处。副院长王初牵头负责5个问题,提出举措17条;党委副书记魏姝牵头负责其中1个问题,提出举措4条。
(三)坚持从严从实,明确责任抓整改。研究院党委将把巡视整改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以整改落实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两个责任”担当,强化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真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党委书记身先示范、身体力行,担起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巡视整改负首责、负总责,把巡视整改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对重点问题整改亲自抓,抓到底,抓出成效。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针对分管领域的整改问题做到不推诿、不懈怠。各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把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作为整改重点,确保整改落实落细落地。
二、坚决整改、立行立改、彻底整改,确保巡视反馈问题逐条逐项整改到位
截至目前,巡视反馈的五大方面23个具体问题,已经基本完成整改18个。关于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综合改革以及运行模式等4个比较宏观的问题,已经采取多项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长期整改、久久为功。在集中整改期内,研究院共新制定和修订管理制度11个,占研究院全部制度的40%。
(一)已完成的整改事项及整改结果
1、着力解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够深入的问题
一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研究院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首要议题”,做到及时跟进学、领导班子带头学。针对集体学习多、专题研讨少的问题,修订2023年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增强学习安排的系统性。2023年,党委共举办14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每一次学习都精心准备,指定一位领导班子成员围绕总书记关于某一领域的论述进行深入导读,其他班子成员从各自角度进行剖析导引,导读结合具体事例深入浅出解读理论观点,根据个人经历谈体会感悟,给大家以深刻启迪。在领导班子带动下,受邀参加学习的党支部书记和学生骨干们热烈讨论。这种高质量、专题化、集中式的导读学习,场场内容重要、场场导读精彩、场场收获满满。为了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研讨,主题教育期间,我院推出“学·问”系列沙龙。沙龙聚焦学和问的辩证关系,邀请校内外优秀导师,结合总书记关于科技、教育、人才的重要论述,与同学们分享交流成长道路的往事回忆、学术生涯的心路历程、研究领域的最新兴趣,激励学生们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奋进,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二是领导班子带头讲好党课。从交叉学科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做到内容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当下学生的语言特点,做到语言更接地气,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来讲深讲活习思想。2023年,领导班子共讲授党课5次,分别是《党内法规制度与二十大新党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理论入脑入心入行,组织思想行动同步入党》、《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以及《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推进交叉学科建设》。
三是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继续开设好《当代科技史》、《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课程,讲述新中国在党领导下的奋斗史,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学生爱国创新意识。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思想,研讨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发展态势,以及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发挥第一课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效果,研究院采取了多项改进举措:第一,在培养方案设置中,突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建立课程育人目标与专业育人目标的相互支撑和映射。第二,加强课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研究院搭建交流平台,增强优秀的课程思政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三,持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升研究院整体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四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决策部署特别是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领导班子、各挂靠中心负责人、教师党支部以及骨干教师代表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并结合北大“学科质量年”和“北京大学学科交叉中心”的建设,领会精神实质,落实讲话要求。
2、着力解决推动研究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力度不够的问题。
一是把培养人才作为推进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紧密结合科技前沿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深化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启动“整合生命科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和“纳米科学与工程”三个自设交叉一级学科的招生工作;论证通过“区域与国别”交叉学科的招生工作方案;推动、落实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打通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计。开设课程100门,春季学期51门,秋季学期49门,其中新开课程21门,76门课程面向全校开放;进一步打造交叉学科研究的文化氛围,宣传推广交叉学科。拓展交叉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的示范带动效应,开展“整合生命科学1+X”论坛和“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活动,为广大研究生进行学术展示,训练讲好科研故事、促进深度交叉融合、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文化氛围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相关工作。举办“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创新创业论坛”。我院博士研究生齐烨带领团队在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获得全国总决赛冠军。
二是重点依托研究院承建的异地科研机构,对标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聚焦“四个面向”,凝练和规划交叉学科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超前布局和重点攻关。2023年4月13日,在我院大量准备工作和积极推动下,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成都研究院”)正式揭牌。成都研究院采取新型研发事业单位运作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研究院首批建设7个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定量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基因检测与编辑创新中心、生物分子智造研究中心、化学生物学前沿交叉创新中心、免疫治疗技术创新中心、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解码衰老研究中心。成都研究院的成立,将打通从基础科学发现到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应用前期孵化的完整创新与创业链条,从源头上解决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卡脖子”问题,实现北大科技创新与成都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产学研相促进的创新生态。
3、着力解决党委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不够到位的问题。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凡涉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事项、建设规划、重大政策等都经由党委会研究审定。严把人才引进“政治关”,对于拟引进人才,所在中心进行初步把关,研究院党委书记亲自考核、面谈,审核候选人各项材料,严格考察引进人才在思想政治、遵纪守法、道德品行方面的表现情况。关于拟引进人才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的评估结果,最终由研究院党委会负责审议。2023年,党委人才引进候选人谈话7人次,项目申请候选人谈话9人次,各类晋升评估谈话14人次,人才安全关心谈话5人次。
二是党委把好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材选用政治关。每学期课程安排计划提前上党委会审议,把讲政治贯穿到课程建设始终;加强教材选用管理,每学期末党委要对下学期开设课程的教材选用进行政治审查,主要审查所选教材是否正规出版教材、教材内容是否存在政治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等。对原版外文教材或翻译教材要重点做好政治审查。
三是进一步理清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权责,严格制度执行。研究院领导班子在党委书记带领下,重新学习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会议议事规则》,从思想认识上进一步明确了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各自议事决策范围,特别是党委会需要对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先行把关的事项。党委还牵头制定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工作流程》,以清晰明了的示意图方式,标明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各自决策类议题和党委会把关类议题,梳理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的工作流程,方便与会人员和工作人员操作和执行。制定执行以来,收到很好的效果,两个会议权责清晰、执行规范。
四是优化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的学生培养机制。第一,主动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达成人才培养协议,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开阔的研究视野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第二,密切与国际合作部的联系,先后就国家留学基金委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支持计划、伊拉斯谟国际交流人才培养项目进行沟通,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等单位的更多支持。第三,优化导师组的指导机制,从全校遴选适合指导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生的学者,纳入导师库,明确导师职责和导师组人员组成。第四,修订研究生培养手册,明确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在平时加强对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进度的督促与提醒。第五,进一步夯实学生思想政治与学业辅导工作,建立院领导班子成员与学生定期见面制度,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答学生关心的学业问题,并根据学生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培养工作。2023年秋季学期共开展四场集中谈话,个别指导20余次。第六,建立学术兴趣小组,帮助学生构建学术共同体,鼓励他们在跨年级交流中共同成长进步。
五是建立独立工会组织。为了健全我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2023年11月8日,研究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选举产生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第一届工会委员会,李宁同志当选为第一届工会主席,这是研究院组织发展历史上的大事。
4、着力解决“三全育人”机制落实不够到位的问题。
一是加强学生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建立四级会商联动机制。第一,在党政联席会上设置固定议题,由学生副书记汇报重点学生情况,让党政班子知悉相关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第二,建立学生系统、教务系统、中心联络人以及导师的定期会商制度,对出现思想或学业问题的学生,实现学生系统、教务系统和导师之间信息的及时沟通,学生一旦出现挂科、旷课、连续不去试验室的情况,学工系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对于重点学生,多方会商研判,形成最大合力;第三,与学校心理中心建立了紧密的日常联动机制,专业咨询师定期来到研究院帮助梳理心理台账、研判风险,遇到棘手问题,第一时间请教专业意见;第四,建立常态化学生工作组内部会商机制,以我院精致化谈心谈话记录为基础,每周汇总分析,专门会商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和危机学生情况,布置对应的谈心谈话和咨询就医工作。通过建立常态化、多层次的会商联动机制,我院做到有危机及时预警、有风险及时研判,有情况及时处理。
二是大力改进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和评奖评优工作,提高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和评奖评优工作关系学生切身利益,同学们高度关注,在往年工作中也反映了不少意见建议。为及时回应师生群众诉求,在集中整改期内,我院先后组织了多场由各中心教务老师、班长、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经过整理,总共收集到建设性意见20余条,主要集中在测评指标不够全面、测评标准不够统一、评选流程不够透明等方面。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对《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修订稿多次回到师生中再次征求意见,确保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充分考虑和回应。为了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研究院还专门投入人力物力开发了学生综测管理系统。该系统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信息管理平台,承载相关信息发布、申请流程、评选结果公示等功能。该系统的投入使用,让学生能够更方便快捷地了解综测和评奖的相关信息、参与申请和评选过程,极大提高了评选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是实实在在的“我为师生办实事”。
5、着力补齐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
一是扩大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覆盖面。2023年,研究院成立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工作小组,由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专人负责,统一部署。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定期研究师德问题,审议通过《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4年教师月度集中学习计划》,修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关于师生交往的相关规定》。党委结合研究院实际编辑印发师德学习手册,做到人手一本。坚持党建引领,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研究院现有教职工党员49人,教师党支部2个,党支部书记全部为“双带头人”。研究院党委着力抓好教工党支部建设,全年召开10次党支部工作例会,指导组织生活的开展,在党支部“三会一课”中加入师德师风教育的主题,充分发挥党支部的辐射作用,带动引领全体教师参加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学习。坚持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研究院党委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2023年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党政联席会、党委会、党支部学习、干部教师培训等形式组织开展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学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从党委书记、院长到团委书记、党支部书记,结合各自专业特点讲授了10多场精彩党课,让师生党员授意匪浅。
二是努力改善跨学科导师可能存在的导学关系。根据调研摸底,我院导学关系总体上比较好,关系紧张的只有个案出现。作为整改措施,我院主要是加强研究院和各挂靠中心、学生工作系统和教务系统的日常联系与沟通,一旦发现培养过程和导学关系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立即从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予以及时改进和解决。
6、着力探索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自主培养模式。
2023年12月21日,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召开2023年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会暨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讨会,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各挂靠中心和项目研究生培养委员会负责人、导师代表以及教务工作人员共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主题是突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特色,完善和加强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管理,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充分沟通与交流,与会人员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进一步形成了共识,针对未来工作,研究院提出四项重点任务: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充分发挥各中心研究生培养(教学)委员会作用,严把招生入口关,精心设计课程方案和培养方案并予以监督;针对每位学生,成立跨学科导师指导小组,对学生整个培养过程进行指导、把关并严格把控学位论文质量;为进一步突出学科交叉特色,要深入落实和推广实验室轮转定导制度,鼓励各中心举办中心特色学术活动,积极营造活跃的学科交叉文化氛围,提升“三全育人”效果;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研究院将不断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形成管理的有效抓手。新学期,各挂靠中心和项目已经提交新的人才培养手册,切实落实会议精神。
2024年9月10日,研究院第12次党政联席会审议通过《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所属各中心(项目)人才培养管理评估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我院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采取“研究院统筹协调管理下的各中心(项目)具体负责制”,研究院层面全面负责和管理学生的各项教务事务,统筹协调各项政策与工作的落实推进,负责与研究生院和其他院系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同时定期对所属各中心(项目)当年的人才培养情况开展全面评估;各中心(项目)负责本中心(项目)内学生培养环节和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要求定期向研究院汇报人才培养与管理的工作情况。该制度的出台有力提升了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7、着力解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差距的问题。
按照巡视反馈意见,修订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网站和新媒体公众号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各挂靠单位需建立完备的内容发布审批机制,指定专人分别负责网站的信息发布和信息审核,涉及学生、党务相关内容提交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审核,其他内容提交行政副院长审核,审批通过后方可正式发布。对涉保密工作、意识形态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内容须严格把关,及时提交研究院党委书记审批。
8、着力解决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题责任不够的问题
一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制度建设。修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修订前,党委重温上级有关规定,梳理相关制度要求,针对我院《细则》存在的问题,修改之处达到20余个要点。特别是,对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以及党政领导班子在研究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承担的领导责任进行了重新梳理,充分体现“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应该履行的领导职责;根据上级最近精神和要求,结合研究院领导班子人员和分工调整,修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党委主体责任。
二是深入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党委会每学期专题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不少于2次,每学年不少于4次。会上,专题学习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有关文件精神,传达学习教育部、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分析研判我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认真制定研究院全面从严治党年度工作任务安排。《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务安排》,已经研究院2023年第23次党委会审议通过。
三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担当。研究院党委切实担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责任传导给所有班子成员,传导到各挂靠中心和所属党支部,确保压力层层传导。加强日常监督,研究院党委经常性检查挂靠单位和所属党支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9、着力解决党委纪检委员监督责任较长时间缺位的问题
明确纪检委员人选。2022年3月至11月,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空缺。2022年11月,魏姝同志被任命为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在2023年2月28日第2次党委会上,经集体讨论,其被明确为纪检委员。
10、着力解决领导班子建设尚有不足的问题
争取尽快补齐研究院党委班子。巡视反馈指出,党委班子人员不全,党委书记负责党委全面工作,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缺少一位分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副书记。关于此问题,之前研究院已多次向学校党委反映,希望尽快配备到位。
11、着力解决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不够有力的问题。
一是严把学生党员发展材料质量关。印发《党员发展全流程参考》,将发展党员各个阶段需要的表格以及文稿记录等形成规范化模板,用标准化工作手册让发展党员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形成《党员材料审核注意事项》文件,在党支书培训中反复强调容易出错的材料问题,用工作流程图、注解或举例子等方式进行详细解释,做到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确保能够及时规避问题;建立党员发展材料三级审核制度,由党支书-党建辅导员-组织员逐级审核把关,这一制度在2023年秋季学期予以严格执行。经过整改,2023年下半年发展党员15人,所有材料均未出现错误、缺项、丢失等问题。
二是全面排查清理组织关系留存党员。针对100多名党组织关系仍未转出的毕业生,我院做了系统梳理和分类。客服种种困难以及客观条件的制约,与大部分毕业生取得了联系,该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已有38人转出组织关系,14人正在组织关系转接中。同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由专人负责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和组织关系集中接转工作。在毕业前,通过"做好出校门前最后的党员教育+组织好最后一次组织生活"的方式,强调党员组织关系规范、及时转出的重要性。毕业时,及时建立台账,全面掌握本单位毕业生党员毕业去向、签约情况,详细收集党组织转接信息。毕业后,开展定期、多轮提醒工作,做到每名毕业生党员至少联系2次,提醒不能及时转出的党员按时交纳党费、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定期与党组织联系。
三是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针对如何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提升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我院召开党委扩大会进行专题研讨,充分听取党支部书记的意见,采取了以下几项有效措施:第一,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由党委书记主讲《党支部如何开展好组织生活》。第二,修订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党支部制度的实施细则》,每名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联系5个党支部,要求班子成员定期参加党支部活动、列席党支部重要会议,班子成员通过现场观摩、座谈研讨、实地督导、主题党日等方式,加强对党支部组织生活情况的指导和监督。第三,建立辅导员深入党支部制度,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组织员、专职辅导员、党建辅导员分头对接所有学生党支部,参加对接党支部“三会一课”,手把手一对一指导党支部书记开展好相关工作。第四,定期检查党支部手册记录,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对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情况进行有力监督。第五,党委派人列席党支部年度组织生活会,做到全覆盖。会前,加强指导,会中,加强监督,着重解决相互批评辣味不够、党味不足的问题。经过集中整改,我院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在今年2月份举行的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中,不仅整体得分提高,而且党支部工作得到了组织部和纪委办公室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
四是下功夫破解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入党难题。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作为北大探索交叉学科建设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在体制机制上有其独特性,导致我院在发展教师入党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首先,可发展的对像数量有限。我院大部分导师采取的是双聘或兼聘的形式,人事关系并不隶属于研究院。我院实际拥有教师和研究人员不足20名,其中,党员占比25%,还包括2名外籍教师。其次,大多数教师和科研人员是近两年从国外引进的新体制人员,他们需要时间熟悉国内情况,新体制科研考核压力巨大,加之我院党委成立时间不长,要做好对这些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工作,还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但是,研究院党委一直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从党委成立起就制定了工作方案,主要有:逐一摸底,建立台账,对研究院现有的非党员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党委书记对近3年新进的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教师逐一进行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主动介绍党的有关政策、方针和入党程序,鼓励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和业务上全面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建立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联系非党员教师机制,主动关心他们的科研进展和帮忙解决生活困难,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经过这几年的持续工作,我院已有一位老师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正在发展过程中。
12、着力完善党史学习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
一是2023年秋季学期,党委书记和院长已经分别和来自10个中心的各类学生代表座谈交流,面对面听取学生意见建议。两次座谈中,同学们既有对研究院工作的肯定,也提出了一些期待和要求,共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主要分为学业科研、心理辅导、就业创业、生活改善和体育运动等方面。部分问题研究院党委第一时间予以答复,难于马上解决的问题,我院正在努力想办法推进;二是面向全院师生设立书记、院长意见箱,征求意见建议;三是继续推出新一期“全心权益”问卷,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该问卷已经集中推出三期,收集学生们最关心关切的问题,“接诉即办”,成为同学们认可信任的服务“热线”;四是坚持每年度的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面向全院师生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逐一分析研究,进一步增强为师生办实事的力度。
(二)对长期整改任务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1、在落实学校综合改革任务、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方面,主要整改措施是,作为负责日常管理协调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二级单位,承接“北京大学交叉学科中心”建设任务。
学科交叉中心是国务院为引导高校构建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机制而加快建设的一批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交叉研究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平台。2023年5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大学召开“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现场调研会”,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有关司局领导,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副校长王博等全国32所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的负责同志及相关工作部门负责人参会。汤超院长代表北京大学汇报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建设过程和经验。座谈会前,与会专家调研了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现场考察了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深入了解北京大学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体制机制建设情况。北京大学学科交叉中心建设围绕“双一流”建设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学科交叉研究、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已有建设进展为基础,重点推进交叉学科重点领域的学科培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由研究院牵头,制定了《北京大学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任务书》,对北大整体学科交叉建设作出统筹规划。在中心运行上,由学校学科办和研究生院作为主责职能部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作为日常管理协调的主要二级单位,负责学科交叉中心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行政管理等日常工作。通过承担改任务,争取科研专项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支持,并结合工程硕士、博士名额动态分配,在凝练本学科关键科学问题基础上,引导各中心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同时推动全校相应的交叉学科建设。
2、在探索构建适应交叉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方面,主要整改措施是,改进导师聘用和考核机制。
一是把导师的课程教学工作量作为考核指标,注重评估导师在教学方面的贡献。这包括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课程的建立以及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学术兴趣的作用。二是把学生培养质量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全面了解导师在学术研究、实践指导、论文指导等方面的表现。三是以每年度导师招生资格审核为关键抓手,实施滚动评估和审核机制。此机制基于上一年度导师的学位论文指导质量、课程评估情况和学生培养效果,结合各中心当年的研究需求和导师的经费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这一评估不仅限于学术成就,主要关注导师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从而更加科学地确定其是否继续担任导师。四是创新导师聘用管理机制。引入“跨学科导师”制度,促使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联合指导学生,拓展学科边界,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设立“项目导师”机制,将实际项目与学生的学术研究相结合,通过导师在项目中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推行“双导师”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指导,促进交叉科学研究,使其在学术和职业发展上取得更好的平衡;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将多个导师共同组成指导小组,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提供多元化的学科和职业建议。这一多层次、多元化的导师管理模式,更好地适应了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和个性化的指导体验,推动其全面发展。明确跨学科兼职导师的教学任务、工作内容和绩效考核,为其提供相应的工作劳酬,建立高效的导师管理激励机制。
3、在创新内部组织运行模式、加强对各中心及教师管理能力方面,主要整改措施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探索柔性管理创新改革,不断加大研究院资源统筹力度,提升资源整合效益。
上次巡视反馈的5个问题中,研究院对中心及教师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整改尚未完全落实。这个问题在本次巡视中也有所体现,其根源是研究院作为新型科研机构,其内部运行机制的特殊性造成的。按照学校规定,各实体中心和研究院的关系是挂靠,而非内设,也非隶属,各中心无论在资源管控、还是运行上都相对独立。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实的阻力很大。研究院党政联席会进行专题研讨,形成了以下工作思路,并积极推动落实:第一,督促各挂靠中心进一步完善工作委员会体系建设,明确和保障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和公共服务等各项职能,理顺与研究院业务办公室工作对接流程,在分管业务领导统筹下有序开展工作。第二,进一步完善工作会议机制,构建中心委员会/办公会—研究院委员会/党政联席会的工作流程,理顺管理程序。第三,进一步探索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和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完善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夯实各中心规范化管理,通过制度建设为增强各中心原始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三、持续巩固扩大巡视整改成果,为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坚定不移抓政治建设,奋力谱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巡视整改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以整改的实际成效体现政治担当。
(二)毫不动摇抓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研究院发展新突破。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探索构建符合交叉学科发展的教师管理模式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北大2024年“学科质量年”的总体部署,遵循“强化基础、深化交叉”的总体思路,在承担建设好教育部学科交叉中心任务中,发挥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主要单位的职责,为推动我校学科交叉融合和交叉学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坚持不懈抓后续整改,确保巡视整改不断取得新成效。
持对后续整改工作紧盯不放,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整改事项,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 对需要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持续跟踪督办落实。研究院党委继续担起后续整改工作主体责任,主动作为,积极推动,认真调度整改落实进展情况,确保问题清零见底。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
2024年10月2日